
《夹竹桃》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夹竹桃》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夹竹桃》教学反思1《夹竹桃》是著名作家季羡林写的一篇散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对夹竹桃韧性的描写和赞美以及作者在月光下的幻想,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本堂课(第一课时)的设计始终以《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等基本理念为依托,在教学中引领学生真实地触摸文本,紧扣文中关键字、词、句,不断地品味、感悟、内化,使学生扎扎实实地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而使学生获得充实的收获,那就是在得到语言文化的熏陶同时,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教完了这节课,我觉得有这样几点较为成功之处:
1、由整体入手,整体感知,明确学习重点,
语文的学习是以课文文本为载体,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感知、领悟和运用来完成的。文本的呈现本身具有完整性。但很多时候,有的老师为了直接进入主题,跳过文章的开头;有的老师甚至为了出其不意,全然不顾课文内在的文路,把课文完全支解开来,从而破坏了文本的整体性。殊 ……此处隐藏18273个字……/p>
(2)通过朗读体会夹竹桃无日不迎风吐艳的情景。
师:看,昨天,夹竹桃。
生: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师:今天,夹竹桃。
生: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师:明天,夹竹桃还。
生: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师:这就是无日不迎风吐艳,这就是可贵的韧性啊!
(3)通过朗读体会夹竹桃从春到秋,无不奉陪的情景,深入体会韧性。
师:看,春天,迎春话首先开出了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套话、性化、海棠、渔业梅、定向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这时夹竹桃。生: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师:夏天,院子里更是满院声辉。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夹竹桃。生: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师:秋天,玉簪花带来的凄清的寒意,菊花在秋风中怒放,夹竹桃。
生: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在这个环节中,我扣住“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这句关键句子将夹竹桃三季如何开放的、无日不迎风吐艳的情景及从春到秋夹竹桃无不奉陪的画面具体化了,学生也对夹竹桃的韧性有了具体的了解,自然就能更深刻地领悟作者对夹竹桃可贵韧性的那种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也随之突破了。